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

技术聚焦丨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成功实施首例内镜下胃底肿物黏膜下挖除术(ESE)

发布时间:2025-05-08 10:31:54 阅读次数:17

4月29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定安分院传来医疗技术突破捷报:在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蓝程的带领下,消化内镜团队成功完成首例内镜下胃底肿物黏膜下挖除术(ESE),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及不适,现已康复出院。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为医院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微创途径,标志着医院消化内分泌科在内镜微创治疗领域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1746671366973272.jpg


据了解,患者罗女士(化名)因上腹反复疼痛长达一个月,不堪其扰,前来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后发现胃底近贲门处存在1.8厘米的黏膜下肿物。“这类病灶可能来源于肌层或固有肌层,存在影响消化进食功能及潜在恶变风险。”蓝程介绍,传统外科手术需切除部分胃壁组织,创伤较大且恢复时间长;而ESE技术能在完整切除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器官功能。


为保障手术安全,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MDT)协作机制,召集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及心血管内科专家共同展开评估,最终确定采用“内镜黏膜下肿物挖除术(ESE)”对罗女士进行治疗。


1746671474791882.jpg


在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蓝程凭借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成功将长在罗女士消化道黏膜下、直径1.8 厘米的肿瘤完整切除。“我们采用黏膜下注射建立操作空间,通过精细剥离避开重要血管神经。”蓝程介绍,术中出血量不足5ml,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1746671392183613.jpg


据悉,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是一种高难度的内镜四级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及固有肌层的肿瘤。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势,特别适合贲门、幽门等特殊解剖部位病变治疗。


近年来,该院持续加大内镜诊疗领域投入,不断培养专业人才梯队。此次ESE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该院在该领域的又一项技术空白,消化道早癌及黏膜下肿瘤患者无需转诊即可在本地就能获得与前沿技术接轨的微创治疗服务。


“我们将继续深耕微创领域,以多学科协作与精准医疗为基石,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小创伤、大疗效’的现代医学成果。”蓝程说道。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就诊须知 院内导航 科室导航